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浙东匹夫

历史军事

中平四年(187),二月初一,中山治所卢奴县。 朔日的夜晚,月球正运行在地球与太阳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898章 东出虎牢关,光复全大汉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by 浙东匹夫

2022-2-19 20:45

  章武五年,正月二十。
  上元郊祀已经过去五天,但回京述职的众多高级将领还留在雒阳,一时尚未各回防区。
  自从刘备称帝至今,四年半过去了,中间还真没有再遇到过这样的盛况。李素、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诸葛亮、高顺、徐晃、太史慈,全部齐聚国都,共商国是。
  反正众将回京的时候,也都是做了妥善安排的。寒冬未尽,曹操也不可能找死反而发动进攻。中原险要地利也尽在刘备之手,封住各处关隘,曹军就算猝然发难也翻腾不起浪。
  刘备趁着这难得的机会,把今年讨伐曹操的分兵战略部署、出兵时机先后,大致安排了个明白。当然到了具体作战的时候,肯定还会给各方将领一定的自主随机应变权限。
  整个决策的过程,刘备也是颇感思维再次得到刷新。
  虽然他自忖已经是一个征战了十七年的知兵老手,但对于这种几十万大军级别的分进合击,刘备还是稍稍有点陌生的。
  至少他觉得,如果全部细节让他来调度,肯定会对各路部队的分配,有较大的随意性、拍脑门决策。那样,就很容易出现大军脱节、补给不畅的乱象。
  而李素和诸葛亮则是很严谨,始终坚持按照各路的人口和物资战争潜力、调度难易,来斟酌损益各路兵力配比,确保部队的保障。
  最后,由丞相李素提供核算指导思想、经过诸葛亮这个司隶校尉兼兵部尚书具体经手核算的分兵方案,总算是出炉了。
  这段时间里,李素和诸葛亮也是难得加班,住在原先的南宫故址内。那地方在刘备正式迁都后,已经改为三公、尚书令、侍中和九部的署衙。
  完成后,诸葛亮第一时间当面向刘备汇报:“陛下,经过丞相指导、臣数日核算,最终的分兵计划如下,请陛下圣裁。
  荆州军出兵20万,四月初完成全部调度,把荆、益二州调集的作战物资,全部运到昆阳、定陵、叶县三处出击阵地。然后四月中旬全面出击,对郾城、许昌等地发动攻势,稳扎稳打,寻求曹贼主力决战。
  其余各路总计也出兵20万,分配如下:
  幽州出兵4万,全以骑兵为主,渡易水威胁渤海、河间、清河、巨鹿。
  并州出兵3万,由壶关陉、常山郡包夹邺城。
  司隶出兵6万,河内兵沿黄河水路而下,攻黎阳,由南侧往北包夹邺城;雒阳兵出虎牢关,经酸枣攻陈留。
  扬州出兵8万,再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由京口北渡长江、经瓜州渡入邗沟,攻广陵;西路由芜湖北渡长江、经濡须口入巢湖,攻合肥。
  其中,幽州、并州因贫瘠无积储,军粮周转困难,可以暂缓出兵,尤其幽州军均为骑兵,远征靡费巨大,可待七月间、即将秋收之时再渡易水。
  如此则能让骑兵主力战前先在上谷草原多养精蓄锐数月、减少物资消耗。一旦开战后,也不必攻打坚城,只要袭扰寻求野战,因粮于敌,以渤海等地的敌军秋粮供给我军。
  司隶、扬州的兵马,可以比幽并之兵稍早一些出击,但也应当明显晚于荆州军,这样才有充分的时间差供荆州军先寻求曹军主力决战、引诱曹军集结主力至豫州,如此曹军其余各线防区才会愈发空虚。
  臣与丞相细细核算之后,认为扬州军五月上旬出兵为宜,南方炎热,这样也好避免刚开战就陷入酷暑。司隶军则可以等到五月下旬。”
  诸葛亮陈述的这番计划,不得不说安排得非常宏阔。
  四十万大军,南北相距最远超过一千六百里,出兵时间差前后最多相差三个月。
  而且是堂堂之兵,也不靠什么奇谋妙术了,反正优势很明显,稳扎稳打,以正道用兵即可。
  刘备对规模和时机的部署没什么要问的,只是补充问道:“数十万大军,前后出兵可能相隔两三月,先后袭扰曹操治下三州,以中原之辽阔,这战事一年之内肯定结束不了。
  既如此,进攻冀州、豫州、淮南的各路大军,预计哪一路能先取得突破?朝廷预备的后续援军,当以驰援何处为主?”
  刘备的问题很关键。毕竟参谋部做进攻计划,除了每一路分多少人、进攻目标是什么之外,剩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预估一个进度。
  仗一打起来,瞬息万变,这个进度未必做得到,但不能没有。否则那么大的局,就容易主次不分。
  哪怕你跟巴巴罗萨那样,拍脑门估一个“X月解决USSR问题”,也好过不估时间。
  诸葛亮经过李素多年的训练点拨,已经算是当世谋士当中,最擅长定量分析问题的了。对于这个问题,他也已有测算:
  “陛下,中原广大,灭曹之战,除非是寻找到曹军主力决战、并予以歼灭,随后直扑鄄城,达成擒获伪帝、或者是击毙曹操本人的殊勋。否则,确实不可能在一年内结束战斗。
  只要曹操不死,战争至少持续两年,甚至有可能拖进第三年。因此我军的计划确实是有分阶段和主次的,会优先在今年确保拿下冀州或者淮南,具体是哪儿,需要看对应计策部署是否奏效。
  在荆州军对豫进攻未能歼灭曹操本部的情况下,第二阶段的进攻会先由扬州军发动。届时,扬州军可同时散布谣言,离间庐江太守朱治、还有挂名的伪扬州牧孙权与曹操的关系。
  诈称孙权怯懦软弱,图谋投降朝廷以全性命、家族,若曹军果然中计,惧怕孙权朱治首鼠两端,将预备兵力投入到淮南、巩固江防。
  则我军第三波进攻的幽、并之军,可趁敌军兵力衰竭之机,由剽掠牵制转为主攻,争取攻城攻心并用,平定河北。
  幽、并出击的部队虽然只有7万,但只要曹军嫡系部队在河北足够空虚、我军再充分利用袁绍旧部和冀州世家被曹操残害的怨气,策反一部分人,应该有机会全取冀州。
  另一方面,如若前述栽赃孙权与我军接洽的计谋没有奏效,曹操用人不疑,或者觉得他派驻在淮南的将领能完全控制住孙权,故而不往淮南添兵,那我军就坚持以扬州军为主攻,争取今年之内全取淮南地。
  再往后的战事发展,变数太多,实非战前谋划所能推演逆料。不过臣以为,以中原之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冀、豫、徐必然是我军能在第一年乃至第二年上半年就解决的目标。
  如果战事真能拖到第二年下半年,甚至第三年年初,最后多半也就是在兖州部分地区,乃至青州坚持抵抗。兖州东南与青州大部,有泰山、蒙山之险,算是中原最后的险要。
  不过真到了那一步,除非曹操本人尚未被朝廷大军围杀,那还有可能坚持抵抗。否则,只要曹操毙命,其余军阀将领纵然占据青州与半个兖州,也只会土崩瓦解望风归降。”
  诸葛亮这个估算不是很精确,但也非常难得了。至少已经大致分了三四种情况、给出我军的对应进一步动作。
  他估算战争能在两年内结束,最多第三年年初再打一打,这个情况也跟后世的很多相似统一战史颇有可比性。
  比如眼下曹操抵抗刘备的局面,基本上相当于南北朝末期,北周加上陈的土地,来统一北齐(刘备比北周加陈还多了一个幽州)
  而北周对北齐的统一战争,也就打了三年左右。曹操地盘更小,却好在统帅还算是个雄才大略之主,没有什么自毁长城的内乱,所以勉强也能撑。
  如果统一进程能加速,那这些扰动因素多半也是出在人心向背上,而不是出在军事上。
  比如,曹操控制的那些地方牧守,有没有意志不坚定、想变节投靠刘备的。袁绍旧部和孙权那些人里,有没有墙头草。
  又或者是曹操本人出点事,因为他还没称帝,甚至都还没封王,只是个公爵,根本不可能顺利传位给曹昂。
  政治大义名分这么恶劣的情况下,只要曹操死了,关东伪朝瞬间崩塌,各州甚至都能自行独立选择承认和加入刘备的统治,根本打都不用打了。
  同理,甚至都不用曹操本人出事,而是伪帝刘和出点事,关东伪朝同样是直接崩碎,到时候如果曹操还活着,最多也就保住兖、青垂死挣扎,其他瞬间都会雪崩式投降。
  这就是实权君主朝廷和傀儡君主朝廷相抗时,傀儡君主一方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傀儡朝廷太依赖于关键人物的存活了,没有稳定的代际传承机制。
  “如果能俘斩曹操或者迫降袁、孙旧部中,那么就有可能一两年结束战斗,如果这些都没达成,可能要稍稍拖到第三年……不错,如此一剖析,朕也心中有数了。”
  刘备把诸葛亮的推演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嘉许。随后他也意识到,这个计划是有不少变数和分支预案的——
  比如冀州和淮南,究竟哪一路才是最优先圈地的主攻方向,其实不是刘备方面自己可以决定,而是看曹操的应对,曹操把兵力调去协防哪一侧,另一侧出现空虚,就可以随时转入主攻。
  所以,计划看起来全面,对于执行时的将领和参谋要求很高。
  得对战场局势观察缜密,当机立断,尤其要擅长看穿敌军部署的虚实烟雾,绝对不能被“空城计”骗了以至延误战机。
  好在,刘备帐下如今已是绝对的人才济济,哪怕给每一路都配上名将和顶级谋士,都是做得到的。
  一些之前已经转民政的高级文官,只要确有参赞军务之才的,也能临时调任军职,相当于是“出将入相”。
  反正是对曹贼的最后一战了,大家都该人尽其才,其他不太重要的工作优先级可以放一放。
  这份参谋案最后的重点,就在于选将调度了。
  这方面,诸葛亮之前的预案也没有做得太死板,而是给了几套配置方案,供刘备自己选。
  毕竟,刘备这人在知人善任方面还是很强的,可谓是当世第一擅用人之主。这点上,连李素和二十来岁的诸葛亮,都未必有刘备做得好。术业有专攻嘛,就让皇帝亲自拍板。
  最终,刘备亲自斟酌损益后的配将调兵方案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由战场从北到南排序)
  幽州军东路,渡易水:主将赵云,副将太史慈、徐荣,参军田畴、田豫,后勤阙漏不足部分,由坐镇辽东十余年的糜竺负责。
  幽州军西路,出中山:主将张飞,副将魏延,参军庞统、刘晔,后勤由新到任的幽州布政使简雍负责。
  并州军,出壶关、常山:主将马超,副将马岱,参军法正,后勤由并州布政使邓芝负责——
  邓芝之前给李素做了整整九年的主簿,从右将军主簿做到京兆尹主簿、益州牧主簿、司空主簿、丞相主簿……
  给大领导当了九年秘书后,总算是熬出头了。这次朝廷发现并州这一路虽然出兵规模不大,但也需要一个可靠之人统一调度筹措军需,而且前方抽调的猛将谋士过多,出现人才缺口,邓芝终于捞到了一个人口最少的穷州布政使客串一下。
  司隶军,水路由孟津、河内顺黄河而下,陆路出虎牢关:主将关羽,副将徐晃、麹义、张任,参军徐庶,后勤由民部尚书诸葛瑾亲自负责。
  荆州军:刘备御驾亲征,发兵二十万,实际统兵将领为高顺,副将黄忠、黄权、吴班、吴懿、王平,参军由原荆州布政使鲁肃担任。
  也因为布政使被调为军职,荆州布政使之职只能由伊籍替补,并承担战时后勤调度运输。等战斗结束后,鲁肃自然另有高升,也不会只做州布政使了。
  扬州军,出京口、芜湖:由丞相李素督师,实际统兵将领为甘宁、周泰。甘宁出西路,由芜湖攻濡须口、合肥,周泰出东路,由瓜州攻广陵。两路另有副将陈登、李严、霍峻。
  参军为司隶校尉、兵部尚书诸葛亮,后勤由扬州布政使顾雍负责。
  四十万大军,五州齐出。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