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归顺
我在明朝当国公 by 千斤顶
2020-7-12 23:40
听了曹迎矛的回答,李岩以往怀疑的事情一一得到了验证,他终于可以肯定,自己的计划早已在对方的算计之内,亏他还积极的为李自成出谋划策,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拿下江南便有了和大明朝廷分庭抗礼的本钱,甚至最终还可取而代之。
可现在才知道,感情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中就如同小丑般可笑,之所以不动自己不是因为自己厉害,而是人家还要解自己的手却做一些人家不方便做的事情而已。
惨笑了一声,李岩朝杨峰拱了拱手:“国公爷不愧是大明的军神,运筹帷幄与千里之外,在下佩服佩服。”
“你错了。”
杨峰却摇了摇头。
“你之所以会输,不是因为你笨,更不是什么本公运筹帷幄与千里之外,而是因为你的筹码太少了,你们输不起,明白了吗?”
“李某明白了。”
李岩点点头,他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杨峰说得很明白,他的实力强筹码多,他的背后站着整个大明朝廷,有钱有粮有兵,就算他输十次败仗也可以卷土重来,人家有那个本钱输得起,而自己则不同,只要输一次就是灭顶之灾。
就象这次,自己输了一次就成了人家的阶下囚。
看着站在阶梯上有些失魂落魄的李岩,曹迎矛却是咧嘴笑了起来:“好了,我们的李军师,请吧!”
李岩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呆滞了半晌后突然一咬牙,朝着杨峰拜了下去:“李岩见过国公爷,愿听从国公爷之命为朝廷效力!”
“哈哈哈……”
杨峰大笑起来,走过去亲自扶起了他,“李岩,你总算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了。”
当天晚上,杨峰在大帐里摆下了宴席,这个宴席的规格可不低,出息的全都是游击将军以上的将领,在宴席上杨峰将李岩介绍给了众人,并当着众人的面任命他为军中的赞画。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江宁军的将领们对于李岩这个败军之将是不大怎么看得起的,不过当他们听到杨峰居然任命李岩为赞画时,许多人这才开始正眼打量起他。
赞画一职说白了就是辅佐谋划,替主官出谋划策的人,这就跟三百多年后军队里的参谋是一个性质。
按理说江宁军里但凡是游击将军以上的军官几乎全都是最早跟随杨峰的老人,区区一个赞画并不值得他们另眼相看,但当杨峰当众宣布从明天开始李岩将代表他不定时巡视各营,对于各营的训练、考评先做出一个判断并打分,然后再把考评结果交给自己。
听到这里之后,各营的游击将军们心里顿时就是一惊。
尼玛,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这位新来的赞画摆明了就是国公爷在众人头上悬上的一把利剑啊,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想到这里,众人看向李岩的目光立刻就从无视变成了饱含了敌意。
众将的目光李岩自然看得清清楚楚,只是他依旧是面色如常,对众人拱手笑道:“诸位大人,下官这个赞画不过为国公爷出谋划策的小吏而已。
况且下官虽然初到,但对于江宁军的威名却早就如雷贯耳仰慕已久,今日能与各位大人做同僚实在是李岩之幸。虽然承蒙国公爷厚爱,让下官担任了赞画一职,虽名为考评,但实则是让李岩向诸位大人学习,还望各位大人今后多多不吝赐教才是。”
李岩这番诚恳的话也让众人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不少人趁机打了个哈哈,也说了几句客套话,虽然这番话在李岩看来充其量只能算是敷衍,但不管怎么说也总比刚才饱含敌意的目光要好得太多。
这顿晚宴结束后,李岩便正式成为了江宁军中的一名赞画。
虽然身份的骤然转变一开始让他有些不习惯,但习惯这种东西有时候也能转变得很快。
从这时候起,李岩便象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收着各种知识,无论是江宁军的各种军规调理还是演练操典甚至是各种补给和作战手册,他全都在拼命的学习着,对于许多不懂的问题他还能放下身段去向那些军士学习。
对于李岩的种种自然有人向杨峰反映,也有人在杨峰耳边嘀咕,李岩毕竟是做过贼寇的人,国公爷如此重用他已然是有些不妥,若是再被他把江宁军的虚实都探查了个干干净净,日后此人若是再与江宁军为敌恐将成为咱们的心腹大患。
对于这些人的担心,杨峰却是毫不在意,江宁军的强大是建立在严格的军纪、强大的物资基础保障能力、充足的军饷以及洗脑般的忠君爱国的教育上的,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打仗拼的就是财力、物力、人口,在这点上流寇拍马也赶不上江宁军,就算李岩知道了江宁军强大的缘由那有如何,难不成他还能自己组建出另一支军队出来不成?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杨峰是不信的。
就好比后世的美帝,虽然地球人都知道美帝军队强大的原因,但那又如何?汤姆大叔的强大是摆在明面上的,人家也不怕告诉你,毕竟你就算是知道了也学不了,谁让你没有人家的底气呢?
而李岩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愈发感受到了江宁军的强大。
这天,李岩正准备吃午饭,却接到门外军士的报告,外面有人找,李岩走出了大营,看到来人后激动得冲上去搂住了来人,激动得有些哽咽的说:“年弟,你总算是平安到来了,这些天我一直在寻找你的下落呢。”
“大哥,我也在找你啊。”
李年也很是激动的握住了李岩的手。
上次李岩被李自成安排驻守徽州府,为的就是把这个讨厌的家伙打发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李年原本也在跟李岩一起驻守徽州府,但后来见势不妙后李岩便找了个借口将李年派了出去,并嘱咐了不少事情,这次李年之所以愿意过来,自然是接到了李岩送给他的书信了。